文/ANX CW
投入茶鄉坪林學習商業經營
2011 年,張聖琳時任台灣大學城鄉所教授,她帶領著一批學生,來到離台北約半小時車程的坪林,那時坪林還是一處人口老化且青壯年人口逐漸外移的偏鄉。這群由實習課聚集的台大學生希望透過城鄉規劃的角度,替沒落的地方找回一線生機,重振坪林的茶產業和文化,他們嘗試了各種作法——舉辦生態旅遊、耕耘有機茶園, 甚至實驗「藍鵲茶」、成立「山不枯」 等茶葉品牌,投入茶葉的包裝產銷,同時跨領域台大師生也將坪林作為教學場域讓坪林重新被年輕人關注,吸引原本到城市工作的「茶二代」返鄉重振家業。
- 我們真的是在做生意,我們也真的不會做生意!
張聖琳說,從跟著學生一起發展茶品牌開始,她發現商業經營必須面對各種難題,當時「世代群」在大稻埕已經開了一所「南街得意」茶館,因為學生不會賣茶也不懂得怎麼開店,她鼓勵學生到那打工學習,自身也向世代群的創辦人周奕成請益「做生意」的觀念。
周奕成當時建議張聖琳「絕對不要跟公部門合作」,理由是只要和公部門扯上關係,就很難發展出獨立的商業模式。「商業經營不是跟政府包案,必須透過商業的方式解決,要跟市場 發生關係,把茶賣出去,無論你是 B2B、B2C 還是 B2B2C,不管是微商或電商,反正就是要把茶賣到消費者手上,當時我的直覺也是不能跟政府有關。」張聖琳回想。
對於地方創生元年政策的擔憂
相對於周奕成與政府無關的世代群經營,張聖琳談到 2019 年是政府推動的 「地方創生元年」。藉由計劃增加地方就業機會,提高返鄉與在地創業生態,張聖琳質疑,「我基本上非 常悲觀,當地方創生變成政府推動的政策,因為資金流動來自政府,是政府主導在給案子,如果有一天政策改變,上游結構也會跟著變,接下來要怎麼辦?那些接案的團隊是不是會改變原本的做法,去接另外的案子?」
張聖琳提醒,地方創生政策的推動首要分析執行團隊的本業為何,這會決定政策未來的發展和走向,「如果團隊原本是工程或設計顧問公司,顧問公司的模式是接各類型的案子,當你實際下去分析,你就會知道有多少是真的是為了開店做買賣?有多少是接案?而那些政府經 費又有多少是投資到原本很強,像是做鋼筆、家具的傳統中小企業?」 她指出,如果地方創生的經費有百分之五十是投入到這些傳統中小企業,前景才會比較樂觀。
「這需要讓有做生意經驗的人來進行,你必須進到商業的結構裡去做事。我去看文博會,對那些中小企業第二代擺攤的年輕人印象非常深刻,他們發現新的可能,重新定位自己的家族產業,那些比較有可能做得起來。」
世代群的空間戰略布局
不與公部門合作,世代群在大稻埕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生態系,2009 年張聖琳從美國返台,注意到這個獨特的現象。她指出,世代群善於選擇戰略位置,各個藝埕街屋在大稻埕街區的布局上都具有全盤的空間策略。
「那時我就發現周奕成在大稻埕已經做了大藝埕、小藝埕、民藝埕等區域規劃,有他非常獨特的做法,他並不是買下一整條街,所以我稱這是『跳島式』的 block(防堵)街區 Starbuks 化,這樣的生態鏈很有趣。」
張聖琳觀察,周奕成熟悉媒體、關心文化,又具備商業管理專業,「他其實是在經營城市文化氛圍,用一種回到 1920 年代大稻埕文藝復興的文化品牌去經營街區,從中營造出一個非常具文化性的網絡,而參與的大多是年輕人。」
她進一步分析,讓世代群在大稻埕紮根的成功關鍵,除了引進資金和資源,幫助一同合作的小團隊,更多來自於周奕成長期深耕地方的老家族,「大稻埕的老家族根本不缺錢,但周奕成讓他們信任他,願意把房子租給他。」 她指出周奕成所做的每個經營環節,串連起來就成為世代群的文化生態鏈。
從孵化到不斷自我循環
任教於台大城鄉所的張聖琳在 2014 年底開始參與草創台大創新設計學院, 過程中她逐步理解「設計思考」、「創創學程」、「Garage」(車庫)、 「Incubator」(孵化)的青創生態鏈。 由於坪林經驗,她關心「如何將要創業的小團隊『養』起來」。
她認為,這不是都市規劃體系下的做法,世代群在擔任一個孵化者的角色。如果用人體構造的概念來看,無論是大到如阿里巴巴的企業,或是小至街邊賣麵的店家,都是城市經濟器官的其中一個細胞或組織。城市文化要有活力先得讓骨骼和肌肉活絡,血液才能不斷自我循環,接著滋養每個細胞,這個結構很類似世代群在大稻埕所做的全盤策略。
現在台灣已經進入一個城鄉轉型的新世代,必須具備新的技能,城鄉的內容與關係需要調整產業與經濟, 而世代群已經在大稻埕構築了一個平台,如果這個平台能夠幫助微型的創業品牌獲得更多直接的資源,或許可以期待的遠景,就是平台與品牌的共好共榮。
(本文內容摘自《大稻埕賣小藝,2019年出版》,由 世代街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麥浩斯執行製作 。首圖來源:pxhere,CC Licensed。如欲購書,請洽 Bookstore 1920s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