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翁佳音、曹銘宗
米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非常適合稻作。米在台灣是傳統的主食,所以台語俚諺說:「一樣米飼百樣人」,罵人:「食米毋知米價」,安慰自己:「時到時擔當,無米才煮番薯湯」。
「飯」的本義指煮熟的穀類,華語說小米飯、白米飯、糯米飯、高粱飯等。但台語講「飯」就是指煮熟的米,最傳神的一句話是:「食飯皇帝大」,形容吃飯最重要,不能被打擾、中斷。
人類種稻、食米的歷史淵遠流長,考古發現在八千至一萬年前就有稻的栽培,不過當前世界糧食作物總產量的排名是玉米、稻、小麥、大麥。
台灣的旱稻與水稻
稻的分類,依生長所需水分可分成水稻、旱稻(又稱陸稻)。水稻一年收成次數與氣候有關,在溫帶收成一次,在亞熱帶、熱帶可收成二至三次。旱稻抗旱性強,可種在缺水灌溉的陸地或山地,一般一年只能收成一次。
台灣原住民早年的主食,即至今很多山地部落還有種植的「小米」,其實並不是稻,而是粟,但台灣自古就有旱稻。
根據考古研究,屏東恆春「墾丁遺址」發現稻殼印紋陶片,台南新市「南科遺址」也挖到稻米化石,證明至少在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四千至五千年前)台灣史前原住民種植旱稻。目前,台灣有少數原住民部落仍存有旱稻。
台灣的水稻,一般認為是福建人在十七世紀前後從原鄉引進,但不排除原住民可能更早從同屬「南島文化圈」的東南亞引進。在《熱蘭遮城日記》第二冊中,即有台北松山里族「稻園」(荷蘭文rijsvelden,英文ricefields)的紀錄。
根據西班牙文獻記載,西班牙人統治北台灣時期(一六二六至四二年),除了向台灣島外籌措米糧外,也曾向淡水原住民馬賽人、宜蘭原住民噶瑪蘭人購買稻米,還曾因故被噶瑪蘭人襲殺,西班牙人雖然想要報復,無奈軍力不足,無法展開行動。
荷蘭文獻也記載,荷蘭人在驅逐西班牙人駐守雞籠(今基隆)後,曾專程前往宜蘭向噶瑪蘭人買米,並說當地有儲水灌溉稻田。在荷蘭、明鄭時期,閩粵移民開始大批前來台灣,逐漸形成華人社會,引進稻種、耕種技術及灌溉系統,台灣開始以產稻著稱。
荷蘭人殖民台灣時期(一六二四至六二年),台灣本來自己自足的初級農耕漁獵,開始發展以糖、米為主、單一作物的農業經濟。當時,為了大量種植甘蔗、稻米以供外銷,荷蘭人從福建招攬華人渡海來南台灣耕作,並從澎湖引進耕牛。
台灣本來沒有牛,原住民的語言本身也無專指牛的名詞。噶瑪蘭語有稱牛為 qabaw 或 vakka,但其語源可確認來自西班牙語caballo(馬)與vaca(牛)。
台灣牛有荷蘭人從印尼引進一說。然而,如果以當年的帆船從印尼越洋運牛,似乎不是好方法,其實澎湖在南宋就納入中國版圖,早有華人定居澎湖耕作,而且也有養牛的紀錄。在荷蘭人的《熱蘭遮城日誌》中,常看到由澎湖輸入牛隻,但沒有由印尼或印度輸入牛隻的紀錄。
後來,荷蘭人也在台南養牛,採放牧方式,這些牛後來四散各地。清康熙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在《臺海使槎錄》(一七二二至二四年)記載:「台灣多野牛,千百為群」,可圍捕、馴養,與家牛無異。
清代,台灣的閩粵移民大舉來台,四處侵入原住民的土地開墾,生產大量稻米,還可以銷到「內地」(中國大陸)。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向仰賴台灣稻米接濟。
台灣稻種多樣性
稻的分類,如果以稻穀所含澱粉成分的黏性來區分,則可分成三大類:
- 秈稻:種植於亞熱帶、熱帶地區,黏性低,米粒細長,口感硬而鬆散。
- 粳稻:種植於溫帶、寒帶地區,黏性較高,米粒圓短,口感軟硬適中。
- 糯稻:在秈稻、粳稻中都有糯稻變種,黏性最高,依米粒可分細長的秈糯、圓短的粳糯,口感軟而濕黏。
台灣在清代還只有秈稻和糯稻,與中國南部、東南亞、南亞一樣,但在日本時代因緣際會又引進了粳稻。日本向來種植溫帶粳稻,一年一穫。當時日本人看上台灣氣候適合種植水稻,有助解決日本糧食不足,但日本人長期食用日本較軟的粳米,吃不慣台灣較硬的秈米。因此,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就找來日本稻作育種專家磯永吉,引進日本粳稻在台灣試種、改良,經過幾年努力,終於培育了新品種,一年可收成二至三次。
一九二六年,台灣總督府為台灣新品種粳米命名,以日本人舊稱台灣「蓬萊仙島」,就稱這種米為「蓬萊米」(ほうらいまい,hōraimai),從台灣回銷日本。「蓬萊米」育種的成功,後來被稱為「蓬萊米之父」的磯永吉居功厥偉。另一方面,台灣以介於亞熱帶、熱帶的緯度,也被認為是北半球可以種植溫帶粳稻最南端的地區了。
2019 年,台灣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邢禹依的團隊,研究台灣原生「山地陸稻」(陸稻即旱稻)的基因,解開了百年前日本粳稻在台灣育種成功之謎。原來,當時台灣原生「山地陸稻」的花粉飛到了新育種的粳稻上,產生了雜交,才能夠擁有適應台灣環境的能力。
早年台灣民間對米的稱呼,本來只有「米」(即秈米)、「秫米」(台語音tsu̍t-bí,即糯米),在出現「蓬萊米」(台語音hông-lâi-bí)之後,為了區分,就稱本來的「米」為「在來米」(台語音tsāi-lâi-bí)。此後,台灣種植粳稻逐漸多於秈稻,台灣人日常吃的白米飯,也逐漸從秈米變成了「蓬萊米」。台灣在日本時代開始生產著名的「紅標米酒」,也是使用「蓬萊米」製造。
台灣的秈米雖然很少再用來煮白米飯,但秈米本來比較適合做米麩(台語音bí-hu,將米穀炒熟後磨粉)、米粉、米篩目、粿仔(粄條)、油粿、碗粿、菜頭粿(蘿蔔糕)等,所以仍然受到歡迎。
戰後,移民台灣的外省人大都覺得蓬萊米飯比較好吃,但也有一些人懷念原鄉的秈米飯。台北市仁愛路三段「忠南飯館」老店,以外省菜著稱,一直提供蓬萊米、在來米兩種米飯,並在電鍋上貼了標示。
台灣擁有世界三大類稻種:秈稻、粳稻、糯稻,豐富了米食文化的多樣性。
想了解更多關於台灣人吃東西的歷史,歡迎到《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探索更多內容!(本文內容摘自《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由 貓頭鷹出版 授權轉載,並修訂標題。首圖來源:rawpixel,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