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東明
迪化街街區的形成背景
清代的迪化街是向西流向大海的淡水河流域的河港,由於地處淡水河的中樞位置,因其地利之便,成為了淡水河流域貿易的轉運中心,也因此逐漸繁榮。過去當地主要的貿易商品為茶、砂糖、樟腦等重要的民生物資。
在台灣傳統社會中,宗教的信仰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尤其是遠離家鄉來到台灣開拓的移住民,更是對民間宗教信仰相當虔誠,宗教更深深的融入生活中,宗教活動更是當時庶民生活的一部份。
在台灣一般的傳統街區形成過程中,寺廟的興建是相當重要的契機,大多數的移民聚落(街區)都是以寺廟為街區的中心,或是發展的端點,進而持續發展擴大,進一步說寺廟就是傳統街區發展的核心或中心點。迪化街當然也不例外,在迪化街出現聚落的 5 年後,西元一八五六年(咸豊 6 年)時,當地居民聚集了龐大的資金,在街區的南邊,興建了霞海城隍廟。
此外,在西元一八六四年(同治3年),在當地士紳林佑藻的主導下,當地的商業互助會在街區的北邊興建了「媽祖廟」(即現慈聖宮前身,大概位於現今之迪化街民生西路口一八六六年遷至現址)。早期的迪化街就在城隍廟與媽祖廟南北庇祐之下,逐漸形成。
由於,風水的思想也是在台灣傳統街區形成,以及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概念,比方說,基本的「四神相應」中強調找出地形能在陰陽五行上互相配合的吉祥土地,以及「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等等的觀念,更是深植民心。舉例而言,霞海城隍廟就是遵循著傳統風水概念所興建的,在一般風水學中稱霞海城隍廟的方位為「蜂巢穴」,由此可見當時寺廟的重要性,以及對區位選擇之謹慎。
在一般民居建築方面,在台灣的傳統建築方位大多是採用「坐北朝南」,因為建築向著太陽溫暖,也可以避免來自北方的冷風,居住者會有四季如春的感覺。或是「坐東朝西」,因為中國傳統中是以東為主位。
而位於由東南向西北流的淡水河沿岸的大稻埕地區,其建築物為了配合河港聚落之特性,而採用東向(坐東朝西)或是西向(坐西朝東)的方位。
邁向台北商業中心的成長過程
大稻埕地區商店街成立當時的商業形態,主要是根據以「行郊」組織體系發展,「行郊」也是現今商業同業工會等的前身,主要是以業種別來作區分,也有少部份是以出身地別作為區分,則以廈郊(福建省廈門人)、泉郊(福建省泉州人)為主,比方說,當時大稻埕勢力最龐大的行郊為廈郊,其中最有名的為西元一八五六年∼一八五九年間,以林佑藻為中心所結成名為「金同順」的行郊,也是屬於廈郊的其中之一。
早期的台灣貿易開拓的過程中,每一個行業都有各自的「行郊」組織,當時主要的「行郊」體系是以糖郊(砂糖)、鹽郊(鹽)為主。
而迪化街的「行郊」,主要也是以貿易商業為主,大多為茶、砂糖以及樟腦的「行郊」。當時,行郊體系大多以寺廟為中心而結成,寺廟也就成為了行郊組織的精神象徵。迪化街地域,位於淡水河水運的中樞,具備了交通便利的優點。因此,各地的郊商大多集中在大稻埕地區開拓貿易商機。
清末的大稻埕市場,日本桶時期稱為「永樂市場」。圖片來源:出色文化提供。清末的中國是處於鎖國的狀態,各地區並不被允許自由地與外國勢力接觸,當然與外國洋行的貿易行為也在禁止之列。很快的這局面就被打破了,根據西元一八五八年(咸豊8年),訂定的「 天津條約」, 以及在西元一八六○ 年(咸豊10年) 訂定的「北京條約」,清政府開放了許多據點可以自由地與外國人通商,在台灣則有安平(台南)、淡水(台北)等地被列為「通商口岸」,在清代末期的鎖國政策下,允許外國勢力進入從事貿易活動,開放可自由與外國聯絡及通商的港口。
淡水、大稻埕(迪化街)、萬華、三峽等淡水港的內港,也隨著淡水港同時開放為通商口岸,迪化街也因此成為台灣的主要貿易港,與國外貿易持續成長。歐美洋行的分行也大量進駐迪化街,一八七○年代即有 6 間洋行在大稻埕設立分行,即六館街(現南京西路塔城街一帶)以設立年代為順序是一八六九年寶順洋行(Dodd & Co.)、水陸洋行(Brown & Co.)、一八七二年德記洋行(Tait & Co.)、和記洋行(Boyd& Co.)、義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愛利士洋行(Elles &Co.),這也導致洋風建築的導入。
根據資料顯示,西元一八七六年時,大稻埕當地的貿易商行數量有將近 30 間,同時大稻埕也以茶葉的加工基地,以及出口基地而遠近馳名。在大稻埕進行摘茶以及選別等工作的勞動者,推測人數超過一萬人以上,這個數字在現在看來當然並不令人訝異,但是在十九世紀的台灣,是相當驚人的數量,也可以說明當時的大稻埕不僅僅是以進出口貿易為主的商業中心,同時也是加工業的重鎮。
在同一時期,台灣茶葉的輸出數量也急速的成長,在西元一八七八年時,茶葉的出口已經占台灣北部出口總額的 90%。除了茶葉之外,樟腦、砂糖等產品的輸出量也同時激增,大稻埕成為世界主要輸出地其中之一。據推測,在人造樟腦出現以前,台灣產的樟腦約占世界總生產量的 70%∼80%。
當時的大稻埕,是為以茶葉、樟腦的集中、加工及貿易中心為主的通商口岸,主要的產業活動則為原料收集、初期加工、資金融通等經濟行為。隨著外國勢力的進入台灣,大稻埕地區的洋行(外國貿易商行)也持續的增加。在西元一八七○年代,大稻埕地區就設立了 6 間的英國洋行之分行,這些英國洋行亞洲的資本根據地為香港的匯豊銀行(HongKong & Shanghai Bank),匯豊銀行提供這些洋行資金上的協助。
同時,當時的大稻埕也進入了大英帝國主義圈內。當時為了因應洋行的入侵,當地商行為了與洋行合作,興起異於行郊制度的「買辦制度」,使得輸出輸入的兩方都必須要透過洋行,方能進行貿易活動。
這也正式宣告了台灣北部地區的貿易活動,皆落入洋行的控制下,既有的行郊組織也逐漸消滅。但是也正由於洋行的進入,使得國際貿易逐漸繁榮,迪化街的貿易活動也因此欣欣向榮,在西元一八七○年代後期,台灣本地的茶葉輸出,已經超過中國本土的廈門及福州,成為世界第一的輸出產地。
想了解更多關於迪化街、大稻埕的商業發展史,歡迎到《百年街屋:最興盛時代的燦爛動人建築,從迪化街看台灣發展縮影》探索更多內容!
(本文內容摘自《百年街屋:最興盛時代的燦爛動人建築,從迪化街看台灣發展縮影》,由 出色文化 授權轉載,並修訂標題。首圖來源:bematchstick,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