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毛子
日治初期地方鄉紳:剪不剪頭髮,這是個問題
日治初期,洋風剛吹進台灣,位於上流階層的仕紳家族也逐漸接觸到代表進步的西方文化, 在還沒明定「 剪髮」 的年代,要不要將過去習慣的辮子剪掉,便成為他們糾結的難題。
像是豐原仕紳張麗俊,就曾經提出三點自己不想剪辮的理由:一、 剪髮必須改裝,改裝要花耗衣費頗多;二、 剪髮雖然可以有文明的外殼(與實際學識無關), 並不會因此學好醫學;三、有人剪髮適合好看,但也有人不適合不好看,不好看會被取笑。(好實際的考慮啊 !)
當然最重要的其實是第一點,短髮總感覺要搭配洋服,然而洋服在那個年代並不便宜,因此許多人便折衷剃短了頭髮,戴上西洋的帽子趕赴流行。但在服裝上,仍然穿著他們熟悉的「長袍」、「馬褂」。
「褂」是清朝延至日本時代慣穿的台灣服之一,通常做成圓領對襟,若衣長在腰際間稱為「短褂」,又稱為「馬褂」。「長袍」也是清領時期台灣常穿的服裝之一,在大腿兩側開衩,圓領偏襟加上布扣固定,由於大腿兩側開衩,下方需再搭配腿褲以防走光。
我們參考了當時一些坐像與照片,裡面常見的髮型是寸頭,因此本篇人物畫像沿用這種樣貌。為了符合短髮,通常仕紳搭配馬褂有經過一些改裝與剪裁,比原來的寬鬆更合身一點,有些模仿洋服的形制,因為既可以省下購買洋服的經費,又不至於被嘲諷為「西人首,華人足」的窘境。
除此之外,日治初期的仕紳(或中上階層男性),還會在頭上戴一頂「麥稈帽」。麥稈帽在二十世紀初是中上階級的象徵,隨著日本人引進,台灣服與麥稈帽的搭配一時蔚為風潮。除此之外,類似的草編帽也在日治時期的台灣流行(大約在一九一一年後的大正時期)。而台灣大甲生產藺草和林投纖維做的草帽及紙編帽,一八九七到一九四一年間就賣了六百多萬頂。
台灣人本來的面目
隨著時代演進與洋服逐漸流行,但原來的「 台灣服」 ( 清制服裝) 卻並未離開台灣人的生活, 對於仕紳而言更是。1920 年代,隨著各式文化運動崛起, 台灣服逐漸變成一種台灣意識的象徵。
- 用平常的衣服,現了台灣人本來的面目。
這句話出自黃旺成先生的日記, 1925 年, 黃旺成在看完《 台灣民報》 後,不滿日本政府打壓台灣文化協會的行為,因此他那天便以台灣服代表自己的立場,換掉了本來慣穿的洋服。 除了黃旺成先生以外,我們熟知的林獻堂也有類似的舉動。身為台灣議會之父,他的意識覺醒得更早,1910 年代後,雖然林獻堂也有西裝,但更常以長袍馬褂出席各式社交場合,像是櫟社詩會、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理事會、畫展等,在相片中,他往往是洋服中唯一的台灣服。
林獻堂的長袍馬褂,一方面可視為代表台灣(向日本政府爭取自決權益)的意識,另一方面是象徵對漢文化的堅持。林獻堂的台灣服,可以說非常具有在地性與文化性的象徵特質。
所以當我們看見短髮搭配長袍馬褂的照片,不見得是攝於 1910 年代的始政時期,也有可能是在 1920 年代左右台人意識覺醒的打扮。
日治時期東勢男祖先坐姿畫像。圖片來源:聯經出版提供,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授權。在那個自由有限的年代,利用服裝和溫和的行動,去表達自身的立場, 是台灣人少數可以做的事, 那在這個民主的時代,知識分子擔負的責任又是什麼呢?這是人們要共同決定與面對的了。
服裝不只是遮蔽身體的日常用品,更是時代變動的見證者。想更深入了解台灣史,歡迎到《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大襟衫、馬面裙、三把頭、剪鉸眉、燈籠褲、瑪莉珍鞋……三百年的台灣潮服誌》探索更多內容!(本文內容摘自《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大襟衫、馬面裙、三把頭、剪鉸眉、燈籠褲、瑪莉珍鞋……三百年的台灣潮服誌,2022/5 出版》,由 聯經出版 授權轉載,並修訂標題。首圖來源:wikimedia,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