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AIJIN世代人

探討什麼是
「台灣菜」前,
先想想:
菜餚的「國籍」
如何產生?

聯經出版

聯經出版

授權轉載

文/陳玉箴

什麼是「台灣菜」?

什麼是「台灣菜」?是清粥小菜、夜市小吃?高檔酒家菜?阿沙力的快炒?或是辦桌流水席?這個問題在近年引起相當討論,隨著 2018 年《米其林指南臺北》首次出版,有哪些台菜餐廳入榜、米其林或必比登榜單是否具有「台味」等議題更重新引起社會大眾對台灣菜的重視。究竟「台灣菜」如何定義?為何有如此多不同的見解?許多對台菜源流的解釋看似合理,卻又經常相互矛盾。本書作為一本歷史研究,目的不在廣泛探討當代「台灣美食」的內容,而是希望能回到歷史的經緯,檢視「台灣菜」(Taiwanese cuisine)這個概念的源頭與其意涵的歷史變遷,分析眾多對台菜源流的解釋從何而來,台灣人是透過怎樣的舌尖標準確認:「啊!這就是台灣味!」

在進入「台灣菜」的討論之前,需先思考的問題是:菜餚的「國籍」如何產生?當我們走進法國餐廳、義大利餐廳、日本料理店,菜單上的菜餚是從何時開始被認為是該國的代表性菜色?例如,「可樂餅」的源頭來自歐洲、炸豬排更在近幾十年才在日本被廣泛食用,為何今日它們是「日本料理」?是在怎樣的歷史過程中,特定的菜餚有了國籍,且被特定群體的人認定為「我們的味道」?

儘管「各國因不同風土而產生相異特色佳餚」看來似乎理所當然,但這些被認為具有各國代表性特色、被賦予國家象徵義,且經常與國家民族情感相聯繫的「國家料理」或「民族料理」,也就是本書統稱的「國族菜」(national cuisine),其實是近代隨著民族國家(nation-state)之形成才逐漸產生的結果,並非源遠流長的歷史遺跡。在此之前,儘管各地確實有不同的風土菜、地方菜,卻未必會以「西班牙菜」、「泰國菜」、「義大利菜」等國家的形式加以認知。在此情形下需探究的便是,這些國家、民族與菜餚間的連結,是何時、如何建立起來?

此類「國族菜」的研究在近三十年興起,已是歷史學、人類學中的重要主題。「國族菜」可能是原本就存在的,也可能是新創的,無論何種方式,將特定菜餚「命名」為「國族菜」的行為,往往是建立或鞏固國家、族群團體過程的一部分,能達到政治與觀光的效果。而人們對國族菜的界定,一方面反映了群體對自身的認知與希望向外人展示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認同衝突時基於便利性而產生的象徵。飲食文化之於國家民族,可說是畢利(Michael Billig)所謂「具意識型態的習慣」(ideological habits),在日常生活中沿路插旗並悄聲吶喊(flagged),是持續生產國家意象卻又毫不顯著的民族主義(banal nationalism)。

「國族菜」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重要性與形成方式,相關研究多著眼於飲食發展與政治變遷的關係,經常被討論的觀點包括「全球化」與「國家建構論」。其中,全球化觀點從全球化vs 地方化的研究視角,認為國族或民族料理的興起是各地方對全球化影響的回應或反動。而「國家建構論」則傾向將國族菜的形成視為民族主義作用下的結果,是「國家文化建構」的一環,特別是對於後殖民國家飲食發展的研究,多採取此種觀點,例如阿帕度拉(Arjun Appadurai)對印度菜的研究、庫薩克(Igor Cusack)對南非菜,及皮爾契爾(Jeffrey M Pilcher)對墨西哥菜的研究等。

然而,「全球化」觀點的研究大多簡化了國家力量的影響;國家建構論視角則容易忽略市場經濟運作與消費者的主動性,對台灣特殊歷史、政治環境下的飲食文化發展,無法提供適當的解釋。台灣在百年內歷經殖民、威權與民主化等不同政治體制的獨特歷史經驗,提供從生活史、文化史探究飲食、身體與國家關係的豐富議題。

因此,本研究從考察「台灣菜」的多元內涵出發,回到歷史脈絡與社會結構的轉變,檢視殖民、威權、民主化等不同政治歷史時期下,食物消費、地方文化與國家(nationhood)的關係,進一步回答「什麼是台灣菜」。

由於飲食研究屬於一較新的研究範疇,以下先回顧目前主要的研究主題,再說明本文採取的研究取徑。

想知道什麼菜屬於台灣菜,又或者說「台灣菜」是如何被定義的嗎?歡迎到《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探索更多內容!想知道什麼菜屬於台灣菜,又或者說「台灣菜」是如何被定義的嗎?歡迎到《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探索更多內容!

(本文內容摘自《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2020/6 出版》,由 聯經出版 授權轉載,並修訂標題。首圖來源:hey tiffany!Follow flickr,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