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AIJIN世代人

拾回漸被土地遺忘的
寶物!
專訪地衣荒物:
在這你能放大感官、
知覺日常,
認識自己喜歡什麼

世代街區股份有限公司

世代街區股份有限公司

授權轉載

文/張慧慧、攝影/Cooper

結合工藝選品與藝術展演

走進民樂街的一幢二進老建築,裡頭的物件、服飾都質樸得很有味道,陶碗、竹編、玻璃工藝、燈具、皮件、香氛、耳飾、素色棉麻洋裝⋯⋯,沒有華麗炫目的造型,全是令人安心且親近感油然而生的好設計,讓人每件都想擁有,這就是 「地衣荒物」。

成立於 2016 年的地衣荒物,是一間台灣、日本的職人工藝選品店,近年更延伸為藝術展演的策劃團隊。「傳統元素的再設計」與生產是該店的選物基準,從命名即可見創辦人謝欣翰傳承土地記憶的企圖,他解釋,「地衣」是生態學的空氣指標,象徵著生命成長的養分,也是土地的衣服;「荒物」是日本的方言,取其粗糙、原始、未經琢磨之意。

謝欣翰定義自己的工作是「文化拾荒」,「台灣有很多很棒的傳統工藝,我們希望找到明明應該被珍視,但卻被認為過時而漸漸遺忘的事物,透過重新轉化:設計、商品開 發、活動、策展等,使其回到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這是我們想做的事。」

輾轉相異領域磨練創業能力

謝欣翰並非一開始就走上這條文化拾荒的道路。有很長一段時間,他是視覺與表演藝術工作者,曾參與許多影像與劇場的現場美術、活動統籌,在殯葬業擔任剪接師,也在服飾店打過工、待過整合行銷公司,服役於藝工隊時演出不下百場,甚至曾西進中國擔任夜店秀導⋯⋯。謝欣翰自我剖析:「這讓我對節目安排、流程管理、人員掌握等,都有一些心得,既能跟團隊工作,也能保有自己的風格,每個細節都影響了我成為現在的我。」

影響他最大的是 2016 年初接下日本品牌 Omake 的台灣經營權,並選定大稻埕為工作室地點。這位創作者開始學習成為創業者,從銷售技巧、物品陳列、店面氛圍營造到倉儲管理,更重要的是「品牌態度」,「Omake 會從旅行世界的過程中汲取各地元素,例如活用印度、緬甸、泰國等少數民族的傳統工藝,再轉化為當代的服飾, 我覺得這樣 Remake 跟Redesign 的概念很酷。」

謝欣翰的「酷」要接著地氣。他分享,幾年前因 Omake 而接洽日本夥伴時,有感於日本客人來台只能帶回鳳梨酥、太陽餅等紀念品感到遺憾,「我當時想,台灣有很多優秀的設計師,但卻沒有一間店能展示,有點可惜。」因此,當「青藝埕」釋出空間,這位已在老街區工作半年的新創者決定要往土地深掘,把台灣製造的好產品介紹給消費者,讓人們與不分年代新舊的好東西相 遇,這便是「地衣荒物」的開端。

開一間有共同價值觀的選物店

至今,地衣荒物共累積近五十個合作品牌,比如轉化傳統鑲嵌玻璃工藝的「真真鑲嵌玻璃研究所」,以鑲嵌工藝製造具有當代簡約設計的燈具、飾品等;除了寄售外,也會訂製專屬商 品,比如與陶罐蠟燭品牌 Nag.19 合作訂製的「中藥調香陶罐蠟燭」,以早期簡約圓潤的素燒藥罐作為陶罐原型,融入迪化街日常的中藥氣味,將當歸、八角等藥材作為調香基底。

我在乎產品有沒有故事、文化,創作者有沒有思考、理念,這是我的選物標準,我希望我的合作對象有屬於自己的觀點。

因此,這些產品的共通點,在於它們都是經由傳統工藝轉化,實用又貼近生活需求。

地衣荒物共有近五十個合作品牌,除了寄售選物外,也會訂製融入在地元素的專屬商品。圖片來源:取自 地衣荒物 Earthing Way 臉書粉專。地衣荒物共有近五十個合作品牌,除了寄售選物外,也會訂製融入在地元素的專屬商品。圖片來源:取自 地衣荒物 Earthing Way 臉書粉專。

地衣荒物會直接跟品牌或生產者見面、討論,並承擔銷售推廣的工 作,但也有生產者說「這東西不能賣,我借你,不過你得找人來跟我學」——那是源於嘉義農村的一次旅行,當時謝欣翰想買稻稈編織的坐墊「草墩子」,因為當地農民的這句話,擴大衍生為 2018 年春夏之交,將消費者直接帶到產地的「荒郊野編」生活現場教學。

這種結合了旅行、選物、職人與消費者的活動,有著鮮明的個性,也精準地定位了地衣荒物的目標客群屬性,「這是一間對追求獨一無二的生活體驗甚至近乎偏執的人會感興趣的店,他們想要與眾不同的擺設和穿搭,想要尋找自己、擁有獨特品味、在乎內在、重視體驗、強 調休閒的品質。」謝欣翰細膩地形容他所觀察到的客群傾向。

從生活選物到策展活動

「在大量生產製造的時代,你不會去思考什麼物件適合自己的身體或價值觀,這讓我們喪失選擇與思考的能力。但地衣荒物很多商品只有一件, 賣完就沒了,很難構成商業的量產模 式。」謝欣翰認為,人們來這裡是尋找感動與自己的獨一無二,因此他想專注在深度,而非量化。

謝欣翰認為,在今日,大眾所追求的不是能滿足所有人的大型設施,而是找到少數人的痛點,將他們聚集起來,於是他以複合型態的模式經營文化街屋,策劃、舉辦多項展演活動。最經典的案例是「一對一桿覺交易所」。

2018 年底,在地衣荒物天井, 以「13 個創作者,11 道門,進入各種 1 對 1 的 15 分鐘體 驗」為號召,邀請演員、樂手、舞者、 寫作者、插畫家、攝影師、水晶療癒師、紙雕藝術家等創作者,直接和觀眾面對面互動。

策畫這個與「選物」看似無關的展覽, 來自他相信,策一個展、開一間店,其實核心是相同的——都關乎品味的呈現。這讓地衣荒物進駐文化街屋, 不是只徒具藝術的皮囊,也有挺立的骨架與豐滿的血肉。

這位創作出身的選品店經營者,嘗試用藝術的方法告訴消費者:唯有放大了感官,去知覺日常,認識自己喜歡什麼,享受什麼,從而輻射出對世界的理解,才有品味生活的可能。

(本文內容摘自《大稻埕賣小藝,2019年出版》,由 世代街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麥浩斯執行製作。首圖來源:取自 地衣荒物 Earthing Way 臉書粉專。如欲購書,請洽 Bookstore 1920s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