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心權、攝影/PJ
用色彩為民眾衣著加分
座落在永樂市場對面小藝埕街角的布物設計,是由陳芊羽、陳羿希兩姐妹所創立的織品品牌。2012 年底,陳芊羽從英國的織品設計研究所畢業返台,躍躍欲試地準備創業圓夢,由於觀察到台灣民眾普遍習慣穿著暗色或素色衣服,陳芊羽便想設計出色彩和諧的配件,讓民眾 在穿搭上能夠更多彩多姿。
於是她開始以「colorful, functional, original」等理念,從事各式包包、 家飾用品、配件的設計。由於學視覺設計的妹妹陳羿希對色彩也相當有研究,常和姐姐交流心得,研究所畢業後,她也於 2013 年中加入布物設計,正式成為合夥人。
- 布料這個素材,需要經過實際觸摸,才能感受到質地與親膚性!
陳芊羽說,由於布物設計一開始是在網路平台進行銷售,無法讓顧客試背包包,所以儘管訂單不斷,但她一直希望能擁有實體店面,以讓顧客有機會親近產品。
2013 年初,她從友人口中得知眾藝埕有待租的空間,由於大稻埕的永樂市場原本就是百年來布行的聚集地,擁有豐厚的布業資源,更是設計素材的資料庫,而姐妹倆也相當喜歡大稻埕的文化氛圍及生活氣息,於是便毫不猶豫地決定進駐眾藝埕。
從日常生活中尋找設計元素
陳芊羽說:「布料的『長相』是產品的靈魂,也是品牌琢磨的重點。」 平日,芊羽、羿希姐妹倆會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創作素材,將周遭常見事物之吉光片羽轉化成設計元素;她們將布料當作彩繪盤,不斷調配出各種有趣的樣式,成為一匹匹獨家設計的布花。例如,「經典布花」系列是以幾何圖形作為樣式,包括積木、 夜幕、盛夏、晨曦等都是其中吸睛的款式;「主題布花」系列則是由生活 中吸引兩姐妹的素材而來,像是大稻埕的紅瓦磚牆、傳統中藥行等意象。
在設計布花的同時進行商品開發,以不同樣式的布料製成各項服飾、包包、 家飾品等。布物設計所選擇的布材皆是以天然棉布為主,經過 SGS 認證、不含甲醛,且印刷前後經燒毛、下水防水、高溫定色等處理,讓顧客能用得安心與持久。
陳芊羽還強調,使用同一塊布料製作商品時,會因裁剪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花色組合。
- 如此一來,即便與朋友擁有同樣的包款,每個包包也能擁有各自的獨特樣貌,就像好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
善用使用者經驗分享產品
由於早期在眾藝埕的店面是在三樓,往來的過路客並不多,讓芊羽和羿希得以有安靜的空間專注於創作、和顧客分享對產品設計的想法,以及深入了解顧客需求。
從布料製成、車縫、打樣、生產到定價、上架至各零售通路,兩姐妹一路上用心摸索,一點一滴地尋找最適合的營運流程;而在布料與輔料方面的生產技術,她們也藉地利之便,經常 請教大稻埕在地的布料業者,獲得許多寶貴的專業建議。
2015 年底,位在大稻埕最熱鬧地段的小藝埕有空間釋出,那時已累積兩年多實戰經驗的芊羽、羿希姐妹倆深深覺得,「是時候讓品牌更直接地面對市場挑戰了!」於是決定搬遷至現 址。在空間設計上,為了搭配小藝埕原有的木門,店裡的展示架多以溫暖的木質搭配硬調的黑鐵,塑造中性空間感,以同時吸引男女顧客群。
姐妹倆強調,品牌予人的感覺,就如同經營者的個性,「我們自己喜歡在距離舒適、店員不會緊迫盯人的狀態下逛街,所以客人來店裡時, 我們一方面相當重視產品的解說, 一方面也會以使用者的經驗向顧客推薦、分享,注意不讓客人感覺有壓力或太商業化。」姐妹倆很重視第一線銷售夥伴的觀察,以及客戶對於產品的反饋,並將這些寶貴的資訊列入未來產品設計的考量。
藉網路和發表會與顧客連結
在眾藝埕和小藝埕經營的六年多中,芊羽和羿希共同開發了四十七種布花圖案,製作成各式手提包、 背包、長夾、零錢包、襪子、帽子、 圍巾、抱枕等,從較好入手的數百元平價產品至數千元的高端產品皆有。平時,兩姐妹會透過粉絲專頁來宣傳品牌近況、活動資訊,春夏、 秋冬兩季則會定期舉行布花發表會,藉此和顧客分享新款布花的來源與故事。
- 客人們都很關注我們的新品動態,有的鐵粉甚至能叫出我們所有系列布花的名字,令人十分感動!顧客對於品牌的支持,也正是讓我們持續下去的最大原動力。
過去,布物設計曾和金馬奇幻影展、誠品書店、藺子工作室等多家廠商聯名合作布花禮品,獲得許多好評,未來,芊羽和羿希期盼能透過與更多品牌間的合作,讓彼此的消費族群相互流通,吸引更多潛在顧客;她們也將頻繁參與假日市集,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布物設計的美麗作品。
樂見多元品牌進駐大稻埕
近年來因為北市府推動活絡西區、旅遊觀光業的宣傳,以及年貨大街、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等活動,吸引了不少各地遊客前來走逛。根據陳芊羽觀察,從前迪化街以南段、中段最熱鬧,近幾年隨著更多品牌進駐,北段的人氣越來越好。「這幾年深度探訪大稻埕的自助旅客變多,許多私廚、酒館、 特色民宿和飯店業者也陸續進駐,商業活動時間拉長,大稻埕的夜間風采變得更迷人。」
對於各種能增益大稻埕風貌的產業進駐,芊羽和羿希都樂見其成,她們也期許進駐的商家都能愛惜與尊重老街的文化;希望在地民眾與地主一同努力維護大稻埕長期的共同利益,降低 投機型觀光產業操作的可能性;更期待藉由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讓更多人知道這裡精采的故事與藝術,讓老街的命脈生生不息、源遠流傳。
(本文內容摘自《大稻埕賣小藝,2019年出版》,由 世代街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麥浩斯執行製作。如欲購書,請洽 Bookstore 1920s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