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AIJIN世代人

地方創生怎麼做,
才能成功?
專訪何培鈞:
關鍵在
找到新「活水」

世代街區股份有限公司

世代街區股份有限公司

授權轉載

文/ANX CW

起初只是一名大三學生,為了進行文史調查進到南投竹山,從整修一座廢棄的百年三合院開始,何培鈞一路從民宿「天空的院子」主理人,到「小鎮文創」創辦人,前前後後在地方耕耘長達十七年,他的努力被各界看到,也為竹山帶來一波波的觀光人潮,創造小鎮的繁榮景象,堪稱是活化竹山的經典案例,他又是如何解讀地方創生的發展困境與提供成功經驗?

何培鈞指出,台灣鄉鎮的發展持續弱勢,往往在於沒意識到自身已經處在安逸且結構化的狀態中,通常原本的發展結構已經出現問題,才會導致當下「衰弱」或「破敗」的狀態。他提出,要找到新的「活水」,就不能完全以地方的意見為主,必須融入外部力量加以刺激。

這時就必須了解地方「可持續性發展」的機制是什麼,但那不是只有舉辦短期活動,或執行短期的輔導案子就能做到。

「我也看過很多年輕人進到地方,很容易會陷入以在地的意見為意見的傳統結構中,但以我在竹山的經驗發現,傳統結構雨露均沾,要讓大家獲得最大共識的『重複性分配』概念,那會讓地方發展變得更加困難。」

地方創生結構化問題的突破

台灣每個鄉鎮都有自己的結構化問題,造成每條老街風格差異不大,每每看到的不是風味餐就是彩繪活動,總是無法跳脫既定的思考模式,「要解決舊有的結構化僵局,必須回頭想清楚解決方案為何,並用外部的模式和經驗去拉動社會資源,但更要清楚,什麼是可持續性運作的模式和機制,並和地方進行溝通和對話,甚至還要產生矛盾、衝突,再找到彼此可以融 合之處,從中發展全新創生的力量。」

何培鈞舉例,五年前小鎮文創導入「專長換宿」服務,來自各地的年輕人,以每月七千元的租金,就能租下可容納十五人的閒置空間,「集合十五種人力、十五種腦袋、十五種專業,這就是我引入外部的經驗和資源到竹山的作法,這樣就不會只用當地的人做當地的事,做重複性的工作。要讓外部與地方的力量自然融合,才能走到更高國際視野,小鎮文創扮演的就是串連起雙方的關鍵角色。」

何培鈞進一步分析,要導入新的想法立場必須堅定,一方面要和地方聲音不同又要做到融合,「企業在經營上不需仰賴地方就能生存,他們了解市場的需求,如果商業經營還能兼具社 區概念、在地概念、創生概念,發展出的業態會更具社會溫度,也更有社會趨勢發展的想像樣貌,企業要投入地方創生相對上是容易的。」

他指出,以世代群在大稻埕的案例來說,「這不是尊敬或沿用在地方法就能做到的事,他們很清楚該如何去振興一條街,並從在地的生態、資源和地方結構當中,整合出一套可以運用的模式,從中轉化成自己獨到經驗和作法。」

活化與振興街區的成功要素

小鎮文創活化沒落的鄉鎮,世代群振興老舊街區,兩者間能呼應的成功之處為何?「我們兩者的優勢在於扮演地方與外界的中介角色,媒和外部和地方的需求,並用企業的方式做社區系統,加上我們清楚地方需要製造的內容,也擅長尋求外部資源和媒體導入地方。」

何培鈞說,「當你沒有一套自己的生態系會很難運作,也很難發展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世代群街區經濟活化與文化振興,為街區發展尋找新解方將大稻埕的閒置空間轉化成可發展的業態,除了用金流系統串連起一切的優勢,也將社會資源和資本挹注進到街區,一方面能解決店家經營上的困難,再者也逐漸演變一套清楚的發展系統。「他們非常清楚要找誰合作,可以做些什麼,能給予對方什麼承諾, 並提供的是一套整體的服務。」

世代群的品牌化經營和聯盟關係

世代群的發展從最初的招商模式,隨著時間演進逐漸發展出大藝埕、小藝埕、民藝埕等區域品牌定位,「他們慢慢對區域品牌和進駐產業開始有了聚焦,不是只有把空間改好讓對方付 租金那樣簡單,他們集體的印象也越來越集中。」

何培鈞觀察,會加入世代群的店家團體,一方面喜愛大稻埕地方的歷史記憶,也認同世代群的責任和使命感,「他們不希望跟對方只有承租關係,而是伙伴與打群架的聯盟關係,世代 群很明顯地能提供非常完整的生態和服務,這是一個陪伴關係,他們能給對方在街區發展的專業意見,讓進駐的店家資源最大化,風險降到最低,這對台灣未來街區發展來說也是很重 要的經驗,值得政府與鄉鎮公所借 。」

而從空間分租到集合事業群,世代群提供了外界很不一樣的想像,何培鈞建議,除了現有的空間服務,未來世代群的挑戰在於能否招募商業服務、發展服務⋯⋯,更多領域的專業人才加入團隊,給予合作伙伴更完整的後端服務,才能走得更深入、更長遠。

「但目前我們可能想不出有哪間公司有在做類似的服務,如果台灣每個街區都有像世代群這樣的機構,知道要找什麼人、做什麼事、未來會長出什麼想像,那台灣的街區發展會很不一 樣。

(本文內容摘自《大稻埕賣小藝,2019年出版》,由 世代街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麥浩斯執行製作 。首圖來源:《世代人》編輯攝影。如欲購書,請洽 Bookstore 1920s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