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AIJIN世代人

清代臺灣讀什麼?
戰後臺灣讀什麼?
想了解臺灣歷史,
這些書你不可不知!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授權轉載

資料整理/《觀臺灣》編輯部
圖/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聯經出版公司、貓頭鷹出版、衛城出版、麥田出版、玉山社、時報出版、遠足文化、左岸文化

臺灣史研究前輩學者楊雲萍,曾在1941年提出「臺灣研究必讀十書」:

  1. 連雅堂著,《臺灣通史》
  2. 伊能嘉矩著,《臺灣文化志》
  3. 余文儀纂修,《臺灣府志》
  4. 周鍾瑄纂修,《諸羅縣志》
  5. 陳培桂纂修,《淡水廳志》
  6. 黃叔璥著,《臺灣使槎錄》
  7. 江日昇著,《臺灣外記》
  8. 甘為霖(Rev. William Campbell)著,《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
  9. 達飛聲(James W.Davidson)著,《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
  10. 里斯(Ludwig Riess)著,《福爾摩沙島史》

這 10 本選書,凸顯當年研究者對於「認識史料」的重視,並提示了後繼研究者臺灣史研究重要的知識儲備來源,歷久不衰。其中,伊能嘉矩、甘為霖、達飛聲及里斯的著作,在近幾年也獲臺灣出版界(包括臺史博)邀請專門研究者詳盡譯註,注入最新的研究成果,重新出版。歷經戰後初期臺灣史研究的壓抑與倒退,解嚴後的再起,由於研究成果不斷累積以及優秀作品的出現,讀者對於「臺灣」主題的書籍越來越感到興趣。

在 80 年後的今天,我們邀請了臺史博的研究同仁及 位不同領域的臺灣史研究者,請他們從個人的研究主題、閱讀興趣出發,和讀者分享他們認為應該讀、最近在讀的 10 本臺灣史、臺灣研究書籍。

*以下的選書中的其中 本,因不只被一人提及,或主題較為特殊,特別增列圖文簡介。

清代臺灣讀什麼?

選書人:李文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系主任)

殖民地臺灣讀什麼?

選書人:陳偉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伊能嘉矩與粟野傳之丞合著的《臺灣蕃人事情》,是兩人 1897 年全島原住民調查後,向總督府提出的復命書,並由臺灣總督府在 1900 年出版。2017 年,由政大民族系的傅琪貽老師翻譯成中文,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出版。

這本書是臺灣第一本科學的民族學調查成果,第一本以近代的人類學知識研究臺灣原住民的民族誌。這本書也是日治初期殖民地人類學家伊能嘉矩的人類學知識與田野調查的成果,除了提出臺灣原住民族的族群分類,也影響了當時日本統治當局的在人口統計上的族群分類,基本的架構延續至今。

另外,書中的「臺灣蕃族分布圖」是第一次以地圖表現臺灣原住民的空間分布區域。「臺灣西部平原平埔族原分布地」則呈現了臺灣平埔原住民的歷史與現狀,是日後的平埔族群的研究必須參考的經典作品。

族群分類之外,在民族誌的書寫上,除了原住民的分布區域、歷史以及族群社會文化特質的描述,伊能與粟野傳之丞也注意到國家政策、原住民族群與臺灣各地理區域中互動的漢人族群之間三者的關係,對區域間族群關係型態的差異的影響。具有全貌觀的民族誌書寫,是這本人類學民族誌與歷史經典的特色。

綜覽臺灣讀什麼?

選書人:許佩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戰後臺灣讀什麼?

選書人:林果顯(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雜食歷史讀什麼?

選書人:簡宏逸(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想了解更多感受更多關於書籍的力量,歡迎到《觀臺灣第53期:歷史說書人》探索更多內容!想了解更多感受更多關於書籍的力量,歡迎到《觀臺灣第53期:歷史說書人》探索更多內容!

(本文內容摘自《觀臺灣第53期:歷史說書人,2022/04 出版》,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授權轉載,並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