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裕元
穿越時空地聆聽
常有人總評 1930 年代的臺語歌曲,認為是當時高壓的文藝檢查制度,迫使作者或唱片公司怯於面對政治文化的暴力,紛紛以女性哀怨情感、對現實的無奈等隱喻手法,暗示殖民地人民的心酸,是以造成了女性、感傷為主題的創作傾向。
姑不論總督府的壓迫作用如何,悲情、宿命觀卻帶有期待的悸動,確實常出現在當時的創作歌中。事實上,這個情節主題一直是臺灣歌唱文化的傳統,綜觀本地歌仔與南北管小曲,除了詼諧生活性的表述外,更有許多閨怨、離別、哀嘆人生的歌謠,且廣獲大眾歡迎。似乎可以這麼說:自古的臺灣人就是愛聽「哭調仔」,從這樣的音樂型態裡頭,為自己的苦悶和慾望找尋救贖;同樣的,漢文學中的所謂「淫辭艷曲」,也氾濫著類似情愫,這批本土的、受過漢文學教育的文藝青年們,對這一套音樂傳統自然學得精妙深入,進而成為流行歌的創作慣例。
於是日本時代悲情歌曲的形成,與其說是那個時代的特色,不如說是臺灣社會娛樂的基本色調。從歌謠文化的脈絡來看,哀傷的流行歌可說是本土歌唱文藝的現代形式,經過聽眾的喜愛、市場的迴響,更讓作詞、作曲者、唱片公司製作群,編唱得格外起勁。
這期間的臺語歌無可否認仍是以悲傷的情調居多;然而,輕鬆、愉悅甚至搞笑搞怪的歌曲也不少,歌壇中所能出現的各種歌詞主題,在這個流行歌曲開臺史當中,幾乎都精彩地演繹過。有開朗活潑的遊玩曲;詼諧搞怪的創意曲;開懷舒暢的飲酒歌;講述人生道理、宣揚政令與鼓吹愛國思想的歌曲。歌詞主題百家爭鳴,表情千奇百怪,愛情與鄉愁、歡聚與別離、情慾與壓抑、國家與個人……
人總是對身上的傷痕比較在意、記得特別清楚,或許就因如此,使悲傷的曲調格外流傳,於是在一甲子的汰洗後,留下一個充滿悲傷、痛苦的時代印象。而在當時的蟲膠唱片一張張被發現、錄音、發表後,這些原本被認為是陰鬱憂傷的哀調,給予當代的我們許多驚喜的收穫。如最原版的歌仔新調代表作〈心酸酸〉中,秀鑾的聲音平穩舒緩、語調清新亮麗,歌唱表現與音樂並不激動搧情,並沒有至為悲觀、絕望的表現;而〈望春風〉、〈雨夜花〉裡純純的歌聲真摯質樸,帶點懵懂無知的氣息。
我們可以說,1930 年代歌曲中的哀傷神色,有許多是戰後的新世代加以詮釋、演繹,增添而上的情調;而相關的歷史分析與詮釋,應該都要在聽過這些原版唱片錄音,剝除歷史沈積的雜訊後,重新加以評價。
得以聽取〈望春風〉、〈心酸酸〉等歌曲的最原版歌聲,就臺灣史研究者而言,是一種幸運,而就身為一個臺灣人而言,是一種幸福。這些歌聲、辭彙與音樂,有許多令當代的我們費解的部份,隱約透著歷史演變、物換星移的幽光;除此之外,更有許多能打動我們、感動我們,令我們一聽便能了解的情感,那是屬於世世代代、不同階層、不同成長環境,但凡聽得懂臺語,便能感同身受的情調。
唱片是一種得以跨越時空的產品,當現今的我們,得以透過自身的身體與耳朵,感同 1930 年代流行歌手的呼喊與呢喃時,就某種程度而言,我們豈不與 1930 年代的其他唱片消費者一樣,都是穿越時空而聽見、感受、傳唱,恍如活在 1930 年代一般。那濃厚鬱積在唱片裡的情調,得以用同樣的方式觸碰我們的內裡,用同樣的語調感動人心;這種情調,顯然已經是不專屬於那個時代,也不專屬於「殖民地臺灣」,而是歷代臺灣人所共同擁有的文化資產了。
臺灣流行歌曲始於日本時代,當時是如何在臺灣建立基業、展開舞台?想知道更多臺灣流行歌的發展史,歡迎到《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臺史》探索更多內容!(本文內容摘自《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臺史,2022/9 出版》,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授權轉載,並修訂標題。首圖來源:臺灣公論,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