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AIJIN世代人

紀錄臺灣歷史文化的
重要史料!
一頁時代:
《臺日畫報》藝術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授權轉載

文/鳳氣至純平;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臺日畫報》(臺日グラフ,以下簡稱《畫報》)是《臺灣日日新報》的全日文月刊附錄,以視覺上的照片和圖片呈現為一大重點。其內容多元且生活化,包含評論性文章、八卦、連載小說或漫畫等。本專欄每期將挑選一個議題,向讀者分享此刊物的內容和特色。

通俗雜誌 VS 高雅文化

本期主題是「藝術」,或許讀者感到好奇,通俗雜誌《畫報》與普遍被視為高雅文化的「藝術」之間的關係,我們就來看看《畫報》如何報導藝術來吸引讀者目光吧!翻閱《畫報》尋找「藝術」兩個字,發現主要有 3 種類型:第一是一般人所認為的藝術,即美術作品;第二是較有歷史、傳統意涵的藝術;第三是「女人藝術」。

臺展東洋畫參展作品,臺灣畫家如陳進、郭雪湖等人亦榜上有名。第 7 卷第 11 號(1936. 11.15 )。臺展東洋畫參展作品,臺灣畫家如陳進、郭雪湖等人亦榜上有名。第 7 卷第 11 號(1936. 11.15 )。

參展作品及其周邊

《畫報》刊登美術界相關新聞、照片的次數相當頻繁,內容包括臺灣及日本內地的展覽會等,時間幾乎集中 9 月至 11 月的秋季,因為日文有一種說法「藝術之秋」,社會普遍認為秋天是接觸藝術的季節,藝術相關活動特別多。

其中「臺灣美術展覽會」(臺展)是當時臺灣藝術界的一大盛事,畫報每年都大篇幅報導, 1936 年更是使用 4 頁半,分別介紹西洋畫、東洋畫的參展作品。

有趣的是,除了參展作品之外,也刊登〈造訪畫室〉專欄,即畫家和作品的合照,以及作者戶外寫生的模樣、審查人員審查狀況等照片。藉此類較為生動的照片,讀者能更多面向地接觸藝術。

臺展西洋畫參展作品,臺灣畫家如李梅樹、廖繼春等亦榜上有名。第 7 卷第 11 號(1936. 11.15 ),頁16。臺展西洋畫參展作品,臺灣畫家如李梅樹、廖繼春等亦榜上有名。第 7 卷第 11 號(1936. 11.15 ),頁16。郭雪湖與作品的合照。第5卷第10號(1934. 10.15 ),頁12、13。郭雪湖與作品的合照。第5卷第10號(1934. 10.15 ),頁12、13。

尋找臺灣之美?

第二是臺灣在地、較有歷史意涵的民間藝術作品,包括臺灣漢人和原住民。漢人作品以〈臺灣藝術〉為題,介紹布袋戲人偶玩具、木雕作品、祭典用面具等。

另一期則以〈饒富趣味的蕃族鄉土藝術〉為題,介紹具有藝術成分的原住民生活用品,包括排灣族的煙管、餐具、「蕃」刀;達悟族的土偶、拼板舟等。

1930 年代的臺灣,臺灣文學界發生「鄉土文學論戰」、在臺日人社會則逐漸「臺灣在地化」,文化界人士也開始討論臺灣的「地方色彩」,或許上述兩種專欄也反映這些臺灣社會的變化、脈動。

各種被認為具有藝術價值的原住民生活用品。第 6 卷第 5 號(1935.5.15),頁4、5。各種被認為具有藝術價值的原住民生活用品。第 6 卷第 5 號(1935.5.15),頁4、5。穿著不同服裝表演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女職員。第 2 卷第 5 號(1931.5.15),頁12。穿著不同服裝表演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女職員。第 2 卷第 5 號(1931.5.15),頁12。

重點是女人還是藝術?

相較於前兩者較為「正經」的報導,〈女人藝術〉專欄則展現《畫報》作為通俗雜誌的「本分」。該專欄第一期刊登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管轄電信、郵政等業務的單位)的女職員,在活動中的各種打扮與舞蹈照片,包括「蕃山舞」。

雖然下一期介紹的是在各領域活躍的「女藝術家」,如歌劇歌手、短歌作者及「女漢詩人」,專欄亦持續不定期刊登,但其「藝術」的要素逐漸消失,變成單純刊登女星照片的「寫真欄」,「養眼」性質愈來愈濃厚。

黃土水遺作展

最後跟讀者分享黃土水相關的報導,黃土水於 1930 年 12 月英年早逝,年僅 36 歲。隔年 5 月由有志之士舉辦「遺作展」,《畫報》以一整頁的篇幅報導,並刊登了 6 件作品的照片,包括曾入選帝展的《蕃童》、《擺姿勢的女人》,以及近年重新出土的《甘露水》等,可見當時社會對這位傑出藝術家的重視。

在當時已備受重視的黃土水,其遺作亦有登上雜誌。第 2 卷第 6 號(1931.6.15),頁4。在當時已備受重視的黃土水,其遺作亦有登上雜誌。第 2 卷第 6 號(1931.6.15),頁4。想知道 19 世紀到當代臺灣,從受惠到向外援助世界的歷程嗎?歡迎到《觀臺灣第 55 期:成為幫助別人的人》探索更多內容!想知道 19 世紀到當代臺灣,從受惠到向外援助世界的歷程嗎?歡迎到《觀臺灣第 55 期:成為幫助別人的人》探索更多內容!

(本文內容摘自《觀臺灣第 55 期:成為幫助別人的人,2022/10 出版》,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授權轉載,並修訂標題。首圖來源:wikimedia,CC BY-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