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AIJIN世代人

從 1930 年代的
臺語流行歌壇,
探索臺灣人的
土地認同與身分識別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授權轉載

文/黃裕元

土地認同與身分識別

我們再從當時關於臺灣土地與風土民情的歌曲,進一步分析其間所呈現的,對於土地的認識、認同,以及有關自我身分的識別。

繼〈咱臺灣〉之後,古倫美亞又接連製作〈蓬萊花鼓〉、〈新蓬萊花鼓〉,而泰平唱片也發行過一首〈美麗島〉。1930 年代臺語流行歌壇,自始至終就這幾首以讚頌臺灣為主題的流行歌唱片,且發行時間都集中在 1934 年前後。

在這幾首歌曲中,參與流行歌壇學歷最高的臺北帝大畢業生黃得時,他作詞的〈美麗島〉,反倒顯得最為樸實簡單。這首歌在 1934 年底,與後來成為臺灣第一首禁歌的〈街頭的流浪〉等歌曲一同發賣。三段歌詞均在描寫當時最常見的鄉村景色,最後都歸結到「美麗島 咱臺灣」的讚頌。與其他交雜了豐富物產、壯麗景色的歌曲不同,黃得時是直接以鄉土的景觀與情調,表現出對總體臺灣的熱愛與認同。

〈蓬萊花鼓〉是臺灣古倫美亞為響應日本流行樂界的音頭風潮所製作的「花鼓」歌曲之一。這首歌與〈採茶花鼓〉、〈觀月花鼓〉並列,分別以漳泉、客家、原住民的音樂風格,表現出不同的節奏風格;據說當中以〈蓬萊花鼓〉最受市場青睞。而與前述的〈咱臺灣〉、〈美麗島〉相比,這首歌由於配合歌舞宣傳活動,顯然也更具有市場主流的需求。在五百首左右的流行歌曲產量中,僅只這幾首以臺灣為題的歌曲。數量看似不高,但考量到唱片業的製作慣例、商業利益與當時的總體政治環境,這類作品能製作成唱片面市,就更特別具有其政治及文化意義,值得我們再進一步探究。

首先,在這幾首歌曲中,關於臺灣的美好形象,都集中在鄉村生活樣貌的描寫;而忽視了都市的角色,忽視了 19 世紀以來所謂「現代化」的歷程與成果。這個觀點似乎令現在的我們費解;但總體觀察流行歌的修辭與演譯慣例,可以發現,臺語流行歌基本上充滿著「鄉村認同」—尤其對農民、以稻作為主的農村,具有一種幾近於信仰的認同感;每每談到對於臺灣的熱愛,有何特色的樣貌時,就會想起:水牛、白鷺鷥、烏秋、稻田、田岸路、相褒等。這些鄉村的景象與生活,就極為自然的就進入了歌曲之中。

至於都市的繁華商貿景象,帶給人的感覺,卻往往是迷惘、空虛、孤寂、暈眩的,於是被排除在讚頌臺灣的歌曲之外。於是「咱臺灣」、「蓬萊寶島」的臺灣景象,簡單講就是「稻作農村」再加上某些特定的、知名的自然景觀,也可說是「去除都市的臺灣」。這樣可說是帶點反商情節的「重農主義」傾向,不只在 1930 年代如此;到了 1970 年代的校園民歌創作,以及 1990 年代新一代的歌曲創作,關於「臺灣」的描述,也習慣性的以農村景象作為主題。即使工商起飛、生活都市化了,臺灣人當面對要表述對臺灣的認識、熱愛與認同時,仍舊是以稻田景象為中心。

這樣的描寫慣例,一方面表現出臺灣人對農業、土地的疼惜與愛護,「知恩惜本」、「吃果子拜樹頭」的生命態度;另一方面,也是都市化的過程中感受生活的痛苦與不適應,於是將農田視為母親,農村成為其心中的歸宿。其次再觀察歌曲中的歷史觀問題。廣泛研究「戰間期世代」的臺灣近代史學者周婉窈,針對公學校第三期國語(1923 年開始發行,使用至 1937 年為止),指出其間特別豐富的實學與鄉土教材內容。關於其中呈現的「臺灣鄉土」,她分析指出:

國語讀本中所呈現的臺灣,是缺乏歷史的臺灣,也就是只描寫『眼前』的臺灣,至於把臺灣帶到『眼前』這個時點的『過去』,卻避而不談,換句話說,我們只看到臺灣的『空間』樣式,而看不到它的『時間』縱深,彷彿這是個沒有過去的社會……此一讀本所呈現的臺灣,充其量不過是『去除歷史的臺灣』,是『沒有過去的鄉土』。

如果我們以同樣的角度來觀察前述讚頌臺灣的流行歌,確實,這些歌曲對臺灣風土民情的敘述,無論是臺語或日語歌曲,多半唱的都是「缺乏歷史的臺灣」、「沒有過去的鄉土」;然而,我們可以特別注意〈咱臺灣〉裡所述及的唯一歷史片段:「當時明朝鄭國姓 愛救國 建帝都 開墾經營大計謀」。這幾句歷史闡述看似平實無華,但其實潛藏了一種觀點:就是總體所闡述的鄉村田野風貌,是鄭成功建國立都、奠定基業,開墾經營而來。從蔡培火的歷史敘述,配合其他相關歌曲,我們可以發現一種隱藏在背面的論述:之所以成為「美麗島」,成為「咱臺灣」,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首先應歸功於鄭成功的開墾;至於現代化的成果,姑且不論其是好是壞,都與「咱臺灣」的土地認同無關。

這種排除都市文明的土地認同與歷史想像,據筆者推測,除了前述的重農主義想法外,可能也基於政治層面的一種想法—排除少數統治族群較為活躍的地區與領域;也就是:排除都市在經濟、文化、政治上的一切統治實況。

筆者對這些精神與政治層面的推想,乃針對內裡、情緒的層次;行諸於表面,〈咱臺灣〉等歌曲只闡述要團結、和平等籠統的概念;〈蓬萊花鼓〉更只是說「來跳啊!來跳啊!」一派認同現狀、狂歡喜樂的語調,而未就個人的身分與認同提出確切主張,其相應於認同而衍生出的政治主張,基本上是閃閃躲躲、內斂不明的。

臺灣流行歌曲始於日本時代,當時是如何在臺灣建立基業、展開舞台?想知道更多臺灣流行歌的發展史,歡迎到《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臺史》探索更多內容!臺灣流行歌曲始於日本時代,當時是如何在臺灣建立基業、展開舞台?想知道更多臺灣流行歌的發展史,歡迎到《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臺史》探索更多內容!

(本文內容摘自《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臺史,2022/9 出版》,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授權轉載,並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eakpx,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