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齡儀
揚名海外的臺灣品牌:「牛頭牌」沙茶醬
今天在臺灣街頭巷尾的便利商店與一般賣場,或是海外的華人超市,都很容易找到罐裝的「牛頭牌」沙茶醬。仔細端詳其中,深褐色的沙茶沉浸底部,上面漂浮著色澤鮮明的油漬,打開瓶蓋香味撲鼻而來,不論是寶島家鄉的廚房,或是北美的嚴冬時節,一匙沙茶醬炒菜或者蘸著火鍋料一塊兒吃,湧上心頭的是熟悉溫暖的味道!究竟「牛頭牌」沙茶醬是如何在臺灣出現的呢?若要進一步瞭解,就必須從該品牌創辦人劉來欽先生的故事講起。
根據〈沙茶醬之父—劉來欽〉一文,劉來欽(1924-2007)出生於廣東省潮安縣意溪鎮,一九四九年隨著國民黨部隊渡海來臺,初始在臺南「車路墘製糖廠」擔任警衛,後來與施罔腰(1926-1999)女士共結連理。
註:訪談「牛頭牌」創辦人劉來欽長女劉貞秀董事長,2016年12月8日。劉明祥,〈沙茶醬之父:劉來欽傳奇〉,林金悔主編,《鹽分地帶文化三》(臺南縣:漚汪人薪傳文化基金會,2003年),頁6-15。
「牛頭牌」沙茶醬創辦人-劉來欽全家福。圖片來源:前衛出版授權、劉貞秀女士提供。說來或許巧合,二次戰後接管臺灣糖廠的多為潮汕人,因為潮汕地區氣候與臺灣南部相似,皆適合種植甘蔗。相較於中國其他地方,潮汕當地製糖事業發展較早,根據明代隆慶時期(1567-1572)的《朝陽縣志》,當時潮汕地區已有糖寮,以土法製糖,村鎮有糖行,收購土糖寮的紅糖之後再以船運至朝陽、揭陽與汕頭。二十世紀初期,汕頭與揭陽等地已有較具規模的糖廠,因此,戰後國民政府指派對於糖業較熟悉的潮汕人來接收日本留下的糖廠。
註:二次戰後初期,國民黨任命潮汕人士(特別是來自揭陽者居多)接收臺灣糖廠。關於糖廠接收情況請參見吳聰敏、何鳳嬌之研究。吳聰敏,〈1945-1949年國民政府對臺灣的經濟政策〉,《經濟論文叢刊》,二五輯四期(1997年12月),頁533。何鳳嬌,〈第四章 製糖會社土地的接收與處理〉《戰後初期臺灣土地的接收與處理(1945-195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頁167-178
其中,較著名的人物有來自廣東揭陽的張季熙(1898-1970),他留學德國專攻酒精釀造,後任職於「廣西酒精廠」和「湖南省酒精廠」,其家族也在中國經營酒精釀造工廠,生產「雙獅牌」酒精,銷售至上海及華南各地。戰後奉命來臺接收「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阿緱製糖所」和「東亞冰糖株式會社」。張季熙的表弟姚萬年也十分傑出,1920年代留學德國專攻化學,1932年與中國的化學家們在南京成立「中國化學會」並當選理事,曾任「廣西工業研究所」副所長等職。戰後姚萬年奉命接管「後壁林製糖所」並擔任「小港糖廠」廠長,也曾擔任「臺灣礦業公司」董事長。
註:劉百忠,〈臺灣光復接管臺糖先驅 張季熙一生奉獻糖業〉,《廣東文獻》三二卷二期(2004年4月),頁12-20;《臺糖三十年發展史》(臺北市:臺灣糖業公司,1976年),頁24、28-29;張果為,《浮生的經歷與見證》(臺北市:傳記文學雜誌社,1980年),頁十三-十四;劉廣定,〈上海出版《科學月刊》中的學會史料:旅法「中化學會」與「中國生物科學學會」〉,《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十四期(2010年7月),頁31。
婚後劉來欽辭去「車路墘製糖廠」的工作,改賣潮汕家鄉的沙茶粉拌麵,這是「牛頭牌」沙茶醬創業的第一步。現今社會消費者較少聽到沙茶粉,它多用於拌麵、烤玉米以及牛肉燴飯,沙茶醬多用於火鍋沾料。劉來欽製作的沙茶粉味道香醇,迅速贏得附近居民的喜愛,名氣愈來愈大。爾後「中國廣播公司」臺南分部的播報員趙森海嚐過,難忘其滋味,遂在節目中大力推薦。
註: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致力發展臺灣糖業,成立多家糖廠,例如「明治製糖」、「日糖興業」、「鹽水港製糖」與「臺灣製糖」等。「車路墘製糖廠」隸屬臺灣製糖株式會社,1909年10月,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開始進行「車路墘」工廠建設的規劃,1910年11月完工後開始生產。二次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該糖廠,歷經多次名稱改變,1969年8月改名為「仁德糖廠」,2003年7月閉廠,製糖業務歸併至「善化糖廠」。參閱臺灣糖業公司編,《臺糖四十年》(臺南市: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頁697-698;周俊霖、許永河,《南瀛糖業誌》(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政府,2009年),頁234-236。
趙森海是臺南人,臺南師範學校畢業後原從事教職,後往演藝界發展,以「趙震」的藝名主演過《黃帝子孫》等影片,又以「林菁」的藝名在「中國廣播公司」臺南臺主持節目,介紹各地美食,在南部收聽率很高。由於擁有高知名度與人氣,趙森海曾出馬競選民意代表,當選臺南市第六屆市議員以及臺灣省第四、五屆省議員。因為他在廣播節目中的介紹,劉來欽的沙茶粉逐漸在南臺灣打出知名度。劉來欽頗具有生意頭腦,眼看沙茶粉甚受歡迎,1968 年在臺南市衛民街成立一間家庭式小工廠,名為「南華家庭工業社」,專門生產沙茶粉和沙茶醬。至於今天消費者熟悉的「牛頭牌」商標,根據大女兒劉貞秀表示,其靈感一方面來自劉來欽小時候幫忙務農,對牛隻倍感親切,另一方面他想到日本著名的「森永乳業」以一隻可愛小牛為標誌,遂以「牛」做為商標圖像,搭配五瓣梅花,於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牛頭牌」沙茶醬正式出現。
註:中國廣播公司創立於 1932 年,是國民黨的中央宣傳機構,隨著國民黨撤退來臺,中廣也在臺灣復臺,現在仍是臺灣最大的廣播事業之一。吳道一,《中廣四十年》,(臺北:中國廣播公司,1968年)。臺南市議政史料館,臺南市歷屆議員名錄,2020年9月22日檢索。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開放博物館,《黃帝子孫》演職員合照,2020年9月22日檢索。
註:口訪「牛頭牌」創辦人劉來欽長女劉貞秀董事長,2016年12月8日。劉明祥,〈沙茶醬之父:劉來欽傳奇〉,林金悔主編,《鹽分地帶文化三》(臺南縣:漚汪人薪傳文化基金會,2003年),頁6-15。
1968年10月《經濟日報》刊登一篇〈主婦們談市場物價〉,提到「沙茶醬銷路大增」:
- 天氣逐漸轉涼,沙茶醬的銷路大增,其中以臺南南華家庭工業社的牛頭牌沙茶醬,最受主婦們歡迎,因為它每罐祇售十二元,而且罐瓶密封,看起來乾淨衛生。除了豬牛肉醮沙茶醬食用味鮮外,以粉絲、海參、米粉或魚片醮食,味道也挺不錯。
註:不著撰人,〈主婦們談市場物價〉,《 經濟日報》1968年10月22日,六版。
從這則報導來看,1960 年代晚期大家對於「沙茶醬」已有一定程度瞭解,坊間多有店家販售,此時「牛頭牌」沙茶醬問世,以良好品質與公道價錢受到肯定,尤其在寒冷冬天,大家可以吃火鍋配沙茶醬。另外,1969 年 7 月 15 日《經濟日報》也刊登〈比一比這家最便宜〉,內文提到「牛頭牌」沙茶醬在一般食品商號售價是十二元,但在臺北市建國北路的「香賓餅店」每罐只賣十一元,顯然當時「牛頭牌」沙茶醬已經銷售到臺北地區了。
註:本報訊,〈比一比這家最便宜〉,《經濟日報》1969年7月15日,七版。
由於牛頭牌沙茶醬銷路極好,劉來欽初創的「南華工業社」規模上已無法應付市場需求,於是在臺南市富強路成立「好來一食品廠」,擴大工廠規模增加沙茶醬產量。到了 1969 年中秋節前夕,《經濟日報》刊登一則「牛頭牌」沙茶醬報導:
南華工業社會為適合時令及迎接中秋佳節的來臨,加工製造大量的牛頭牌沙茶醬供市。南華社說,牛頭牌沙茶醬已擁有十五年以上的歷史,甚獲食其味者的好評。南華工業社董事長劉來欽說,牛頭牌沙茶醬是調配蝦米、扁魚、蔥、竹筍、辣椒等十五種佐料混合而成,不但可促進食慾,對嗜食辣味的朋友,是最佳佐餐的菜餚。時已屆秋,氣候涼爽,時逢佳節即至,不論好友歡聚,或贈之與親友,均係適時之選。南華工業社所屬好來一食品工廠,除出品牛頭牌沙茶醬之外,另製產一種玉米醬,玉米醬是專用朴子改良場的優良玉米,調拌人參、馬鈴薯及肉類而成,亦是美味佳餚。好來一食品廠,廠址在臺南市富強路二二三巷九一號,電話二五四六九號。
註: 臺南訊,〈南華工業社 製銷沙茶醬〉,《經濟日報》1969年9月16日,六版。
1970 年代是「牛頭牌」沙茶醬消費的關鍵時期。當時臺灣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社會,青壯人口多往城市發展,耕耘機取代牛隻地位,在此情況下,「禁食牛肉」的禁忌漸淡化。由於牛隻用途減少,多送往市場屠宰銷售,坊間餐館也出現牛肉菜餚。在當時的牛肉消費中,「牛肉爐」佔有一定比例,以牛肉片沾沙茶醬是大家熟悉的食用方式之一,由於牛肉配上沙茶醬十分「對味」,因此「牛頭牌」沙茶醬的銷售量與牛肉消費相輔相成。
1972 年《聯合副刊》刊登一篇散文,作者描述與友人到臺大附近小吃攤吃火鍋,抱怨桌上那碗粗製沙茶醬看來不佳,友人特地到對面食品店買一瓶「牛頭牌」沙茶醬一起分享。為了加速生產效率,一九七四年劉來欽引進半自動化機械封瓶設備,同時也以鐵罐包裝,方便外銷與禮品餽贈。
「牛頭牌」沙茶炸醬與咖哩炒醬。圖片來源:前衛出版授權、曾齡儀拍攝。到了 1982 年,劉來欽擴大生產規模,將廠房搬遷至臺南縣新市,並將公司名稱改為「好帝一」食品有限公司。1987 年,「牛頭牌」沙茶醬新廠的生產線擴建完成,大大提升沙茶醬的產量。到了 1990 年代初期,「好帝一」生產的沙茶醬在臺灣已有百分之 90 以上的市占率,成為臺灣知名度最高的沙茶醬品牌!
沙茶醬是台灣廚房中的常備品,但你知道沙茶其實是舶來品嗎?想知道更多台灣特殊飲食味道的緣起,歡迎到《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探索更多內容!(本文內容摘自《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2020/12 出版》,由前衛出版授權轉載,並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