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AIJIN世代人

臺灣新文藝運動的
先鋒部隊!
學運青年轉攻美術,
探索陳植棋的一生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授權轉載

文/黃裕元、許美雲

學生青年,是圍繞在文協活動的周圍,參與最熱烈、主張也最激進的一群。文協成立時的一千多名會員中,有超過 4 分之 1 是學生,其中又以臺北師範學校最多。1922 年臺北師範爆發學潮,警察單位抨擊文協煽動,脅迫學生退會,而後各地以讀書會、研究會為名的學生組織開始出現,集結成小型社群,屢發議論,如同更自由奔放的游擊隊。

青年激進活動,反映了當時青年對殖民體制,以及僵化政治環境的無力感。他們常被稱為「無產青年」,有的也以此自居,自承投入開創更好的新世界。只是後續社會運動無以為繼,他們以研究的熱情、孤冷的筆、獨走的創意,投入文學、美術等領域,成為隨後臺灣新文藝運動的先鋒部隊。

陳植棋畫作「觀音」,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提供。1927 年陳植棋靜物畫。畫中在大紅色的背景前,鋪放著母親所縫製的兩件刺繡肚兜,其上放置一尊陶製觀音像、一隻黑身紅面小玩偶、一只竹編謝籃以及數顆柿子。陳植棋畫作「觀音」,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提供。1927 年陳植棋靜物畫。畫中在大紅色的背景前,鋪放著母親所縫製的兩件刺繡肚兜,其上放置一尊陶製觀音像、一隻黑身紅面小玩偶、一只竹編謝籃以及數顆柿子。陳植棋剪報冊,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提供。陳植棋剪報冊中,關於治警事件的新聞剪報,可見他很早即關心時事。陳植棋剪報冊,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提供。陳植棋剪報冊中,關於治警事件的新聞剪報,可見他很早即關心時事。陳植棋相簿,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提供。1924 年 11 月,臺北師範學校的臺灣學生因不滿修業旅行路線,集體罷課,主導的 16 名學生遭到退學,陳植棋(1906-1931)為其中一員。而後陳植棋進入東京美術學校,1928 年以作品《臺灣風景》入選帝展,一舉成名。陳植棋相簿,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提供。1924 年 11 月,臺北師範學校的臺灣學生因不滿修業旅行路線,集體罷課,主導的 16 名學生遭到退學,陳植棋(1906-1931)為其中一員。而後陳植棋進入東京美術學校,1928 年以作品《臺灣風景》入選帝展,一舉成名。帝國美術院美術展覽會明信片,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提供。陳植棋所收藏 1924 至 1931 年間帝展出品明信片。帝國美術院美術展覽會明信片,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提供。陳植棋所收藏 1924 至 1931 年間帝展出品明信片。想了解更多臺灣文協精神與當代價值思考,歡迎到《樂為世界人—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專刊》探索更多內容!想了解更多臺灣文協精神與當代價值思考,歡迎到《樂為世界人—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專刊》探索更多內容!

(本文內容摘自《樂為世界人—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專刊,2021/10 出版》,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授權轉載,並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