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AIJIN世代人

一杯在手希望無窮!
台灣泡沫紅茶的
始祖究竟是誰?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

授權轉載

文/ 范僑芯(佐餐文字)

一杯在手希望無窮

那年夏天,我獨自遊走在巴黎街頭,享受著香榭大道的微風,細聞著香奈兒散發出的法式風情,但品味的,不是咖啡,而是從台灣飄洋過海前來的,鹿角巷黑糖珍珠奶茶。

哪個城市有手搖杯我便不覺得孤單。

泡沫紅茶始祖之戰

外帶手搖杯店源起究竟為何?其實答案早已呼之欲出。1980 年代開始興起的泡沫紅茶店,正是現今風靡全球的外帶手搖杯店的前身。

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位於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近的小街上,有著那麼幾家茶葉行,因為茶葉生意不怎麼有著落,便起意改賣看起來很潮很酷很炫的「cocktail shaker」(調酒杯手搖紅茶),也就是如今我們所稱的泡沫紅茶,來吸引附近莘莘學子。

確實,這樣的新潮飲品在短時間內就起了暴紅效應,有如知識型網紅老高般,憑藉著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一路扶搖直上,而各個店家也紛紛推出新招,譬如只要泡沫紅茶杯數喝贏上一位挑戰者即可享免單優惠等,以許多行銷手法吸引那些上大學玩四年,啊不對,上大學寒窗苦讀的大學生,點燃泡沫紅茶的暴紅導火線。

史稱「泡沫紅茶始於台中」。

但事情真的有那麼簡單嗎?以「美食之都」為傲的台南人可不那麼認為。

台南府城有家「雙全紅茶店」宣稱,他們的創始人張番薯先生在日治時期曾在日人開設的調酒館工作,早已練得一手 bartender 好手藝,直待國民政府來台後,才突發奇想,於 1949 年設立手搖泡沫紅茶這種新潮style,故此,你們台中是學人精!

登楞!春水堂哭哭。

仔細想想,在遙遠的日治時期,無論是充滿情慾流動的咖啡廳、熙熙攘攘的喫茶店,或是文青網美的菓子店,都有冰紅茶作為飲品販售,加上在日治時期的台灣調酒店雖為數不多,但身為當時餐飲尖端的新型產業,怎麼說也是調教出許多好手的。仔細想來,此官宣說法,並無瑕疵。

雖然直到現在仍舊沒有確切證據足以證實台中台南兩造的泡沫紅茶始祖究竟如何,不過這倒也替台灣飲品之史蒙上一層神祕而有趣的面紗。

那個年代,是段青澀如初的阿佐沒來得及參與的過去,是它逐漸轉型之後,輝煌的現在與未來,我正心領神會著。

我叫你站,你就不許坐!外帶式泡沫紅茶的霸氣崛起

你膽敢在門店面積狹小的嵐門前與朋友暢飲閒聊?阿佐還要臉,不敢。

起初泡沫紅茶竄紅之時,由於諸多大學生都有上進之心,絕對沒有假讀書真泡妞,或假讀書真耍廢之名,在那打混殺時間,真心不騙。於是為因應消費者需求,便設立起帶有坐位的「內用式泡沫紅茶店」,其中全盛時期以小歇、春水堂及台北茶街為首,日日門庭若市。

不過,要帶有坐位,占地面積就得廣,占地面積廣,租金就高,還要花上一筆不小的裝潢費用。可是茶水原料成本低毛利高,手頭上只有些許資本額的微型創業者怎麼能放過這樣的大好機會?於是 1990 年代開始,便有「外帶式泡沫紅茶店」的誕生(當時還沒有手搖杯專詞),其中又以連鎖加盟開山鼻祖「休閒小站」為大宗,緊接在後的有快可立、樂利杯、葵可立等等品牌。

這樣的新形態微型創業甫出現,許多懷抱當老闆夢想的民眾可是樂得開花。根據當時消費統計,「外帶式泡沫紅茶店」月營業額在六十到九十萬之間,淨利可達十到三十萬,相較於「內用式泡沫紅茶店」,營利更多、回收更快,最重要的是,創業門檻還更低於內用式五十萬之多。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有腦的都不會放過,這樣高報酬高效率的投資很划算啊!加上島國暑熱難耐,島民皆須清涼解渴的飲料來緩衝整日的焦躁,又以工商時代繁忙加重,願意耗時坐在店內消費的族群減少,外帶市場怎麼看都是前景大好。於是「外帶式泡沫紅茶店」勢如破竹般,在台灣遍地開花,甚至一路開向世界。

絕對能榮登萬國博覽會的發明:塑膠杯封口機

康雍乾這般的盛世,都需要幾位肱骨之臣輔助以得天下之心,更何況茶葉產業也不僅僅是咱們台灣獨有,光是以泡沫紅茶為唯一理由就要撐起手搖杯的霸業?別說沒門,連窗戶都沒有!

自手搖泡沫紅茶這個聚寶盆發揮效應之後,有許多創新的發明隨之而來。

舉個例子來說,「歐式泡沫飲料機」名字夠高大上吧!聽上去就是一個高端發明,但其實與歐洲根本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那這到底是啥玩意兒?不曉得各位佐派貪吃鬼您們是否還記得,小的時候,媽媽牽著您的稚嫩小手,舉凡晃到手搖飲料店附近,您都會瞧見貌似鬼娃恰吉般的紅衣洋娃娃在那搖頭晃腦,就像個非法童工般地賣命,那就是所謂的「歐式泡沫飲料機」,洋氣得很!隨著泡沫紅茶店的人氣越燒越旺,要以人工手搖出濃密細緻的泡沫那實在太耗費力氣,致使這樣的輔助機器漸漸受到業者青睞,於是滿街都可以看到恰吉的女朋友在打工。

當然,歐式泡沫機只是整個手搖產業的冰山一角。如同重臣張廷玉般強大,支撐起整個「外帶飲料店」盛況的發明,非「飲料杯封口機」莫屬

據聞,飲料杯封口機的發明人葉益芳先生表示,當初只是想要幫助同梯阿兵哥弟兄,因為他每回幫長官買自助餐,用鋼杯打包的蘿蔔湯老是灑翻,因而受到上級嚴重責罵,對此懊惱不已,於是葉先生靈機一動,想到用塑膠袋綁著橡皮筋就可以避免「塔滑湯灑湯燙塔」的窘境,進而發想出飲料杯封口機這項舉世發明,多麼樸實無華的發明理由!

阿佐必須在此嚴正指責國軍長官,自助餐不會自己買嗎!腿長哪去了?

岔題了。

起先這台巨獸般的機器並不是那麼好使,許多店家都拒絕葉先生的業務之託,但他決心不放棄,將機台改良再改良,加上當時政府對於手搖飲料衛生查緝越發嚴格,許多業者逐漸意識到手搖杯與封口機已然成為脣亡齒寒的革命關係,便紛紛摒棄容易溢出的傳統塑膠杯蓋,轉而投向封口機的懷抱,與其共同建立外帶手搖杯的春秋大業。

終於,手搖杯不再側漏,可以一夜到天明,喔不,是一杯到日落,但凡騎機車顛簸、走路閒逛搖搖晃晃,都不再黏手煩人,瞬時成為民眾的日常。

不過外帶手搖杯產業這塊大餅哪有那麼容易分完?隨著環保意識抬頭,MIT的手搖杯周邊商品蠢蠢欲動地浮現檯面,例如環保飲料杯布套、環保吸管,甚至近期非常富有智慧巧思的「無吸管漂浮飲料杯」。

您說說,「糾」竟哪個國度能創造出如此豐功偉業?

小確幸之下的世代焦慮

根據智榮基金會花費五年的研究報告指出,受訪的 1788 位,年齡分布在 18 到 40 歲的群體之所以習慣消費手搖杯,是他們將其當成一種「紓壓寄託」,花小錢便能感受到莫大滿足,也就是俗稱的小確幸。

雖然年輕但卻顯老的阿佐,恰好落在這個族群,自認為這個研究結果是顯然易見的答案,幾乎無須任何研究報告佐證,你摸著自己左邊那顆寂寞又渺小的心臟,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就是你花在手搖杯身上的總消費金額。

倘若你是年輕有為的青創資方,被客戶罵又管不動員工,來杯手搖杯吧!

錢都燒不夠了,哪有餘錢喝杯紅酒澆愁;又假設你是奮發向上的新手勞方,被客戶老闆上下夾擊又逢同事不善,來杯手搖杯吧!錢都賺不多了,哪有存款喝杯啤酒解憂。

台式手搖杯,不僅僅是傳奇,更是享譽國際的台灣之心。

想瞭解更多台灣日常美食的起源嗎?歡迎到《巷弄裡的台灣味:22道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探索更多內容!想瞭解更多台灣日常美食的起源嗎?歡迎到《巷弄裡的台灣味:22道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探索更多內容!

(本文內容摘自《巷弄裡的台灣味:22道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2021年出版》,由 時報出版 授權轉載,並修訂標題。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