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AIJIN世代人

日間咖啡、夜間酒吧
的人生劇場!
專訪小城外:
吧檯即舞台,
串起檯內外的人情

世代街區股份有限公司

世代街區股份有限公司

授權轉載

文/張婉昀攝影/Cooper

白天夜晚演繹不同風情

「小城外」位於青藝埕二樓,穿過一樓店面,進到一方古色古香的中庭,拾老式戶外泥階緩緩而上,推開左邊木門,爵士樂與沈靜空氣漫逸而出,彷彿踏入 1920 年代和洋混合的咖啡廳,既有英倫的瀟灑風情,亦有日式沉穩內斂,浮躁的心思遂緩緩安定下來。

若是下午來訪,小城外是間咖啡廳,咖啡之外,還有表情豐富的咖啡調酒,使人流連忘返於清醒與微醺之間;晚上七點後,小城外彷彿施展魔法,搖身一變,成了經典調酒 Bar。不同時段的故事在此交會、輪番上演。小城外,也像一座小劇場。

日與夜不同的小城面貌,分別由牧謙、Eason 負責。白日的咖啡師,是有好手藝的牧謙,不只沖咖啡,也加入調酒新元素。白日版 menu 攤開,從命名到製作,都讓人五感舒張、充滿想像。

夜間的小城外調酒師是 Eason,某次旅行朝聖銀座酒吧「Tender Hard Shake Bar」,從此啟蒙開眼,心生強烈嚮往。回國後將所有財產變賣現金,到東京拜求上田和男先生收他為徒。從打掃廁所終至學會師傅獨創的 Hard Shake 手藝,學成歸國。如今,Eason 與牧謙帶著各 自能量與技藝,一起落腳大稻埕。

各路高手好漢,大稻埕現身

白日掌門的牧謙,原是北藝大戲劇系出身。他與世代群創辦人周奕成也是在學校認識。當時周奕成擔任青年創業顧問,牧謙開設的第一間咖啡與表演藝術複合空間,即由周奕成輔導創業,小城外與世代群的合作也是從這層因緣展開。

三年多前,好友 Eason 學成歸國,各方因緣俱足,評估整個台北態勢,與世代群聊過創業計畫,發現在西區創業可以有更多想像。

「以酒吧來說,東區是一級戰區,但近年因租金關係,商圈狀況開始不如以往;至於西區,西門町發展一直不錯,往北就是大稻埕。當東區開發已趨飽和、且租金相對較高,西區反而有開發潛力、租金也較便宜。」牧謙分析,愈來愈多新店家進駐西區,西區文化逐漸繁盛起來,就獨缺年輕人的夜生活。不只小城外,發琴吧、米凱樂也恰巧在同一時期陸續進駐大稻埕。

「小城外」位在大稻埕的中段,位置相對隱密。安靜的街巷、緩慢的氣息,也更接近牧謙與 Eason 的理想,多半以熟客為主。

其實酒吧的目標性消費明確,通常客人是約好了,甚至會安排大稻埕的 bar hopping 路線。

經營熟客的小城外,重視店內外氛圍維護,保持顧客體驗的高品質。不論白天晚上,調性皆是沉穩不喧嘩,希望客人理性飲酒,不供酒給已有明顯醉意的顧客,也維護社區安寧。

圖片來源:小城外 Bar CityNorth臉書粉專。圖片來源:小城外 Bar CityNorth臉書粉專。

小城外太安靜,起初許多鄰居不知他們是酒吧,還擔心他們晚上生意做不下去,都悄悄來消費過。牧謙笑,鄰居小朋友剛滿十八歲,也來喝酒當成 年禮。「他還開視訊給朋友,驕傲地 說他家隔壁開了間酒吧。這裡的人很單純,他們長期住在這裡,看到一些新店家出現會好奇。到現在我們遇到都會聊天打招呼,你很難相信在台北還有這樣的地方。」

牧謙接著說,「世代群真的是深耕,在地人對跟世代群合作的夥伴店家好感度比較高。新進駐店家也盡可能入境隨俗,不會想要改變在地的狀態。這裡是很多企業的起家厝, 因此居民盡可能保留原始家族樣貌,新舊店家各有自己明確目標,才會成為國內外深度觀光必訪之 處。這對商圈店家來說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為這些客人是真的想認識你才來,不是走馬看花的閒雜人等。世代群、居民以及在這裡深耕的各種文化單位的堅持,都扮演重要角色。」

牧謙也觀察到現在愈來愈多人想做和世代群相似的事,「但這很難複製,即使方向和概念抓到了,也不見得那麼好執行。周大哥在地深耕很久,和街坊鄰居打交道,建立互信關係才成就現在的狀態。想要比照辦理、複製這個成功模式,不容易。」

新進駐店家自主串連

不只鄰人友善,新進駐店家之間,也常有合作。例如小城外精緻的 logo、名片、menu,就是樓下店家「地衣荒物」的設計。迪化街前段的幻猻家珈琲,最早也是小城外的客人,來了幾次,喜歡這裡,遂也在大稻埕開店。採訪這陣子,幻猻家辦周年慶活動,小城外也特別替 他們設計一款咖啡調酒,友情呼應。「其實大稻埕真的很豐富,可以在這裡待上一整天。白天逛迪化街,中午吃小吃,下午去爐鍋或幻猻家喝一杯好咖啡,懂得茶文化,就去南街得意品茗。接近傍晚時,去大稻埕碼頭散步,逛一逛貨櫃市集, 晚上來這裡喝經典調酒,想喝琴酒去發琴吧,想喝啤酒去米凱樂。」 牧謙重情義,大稻埕朋友講了一輪,卻沒提自己。

圖片來源:小城外 Bar CityNorth臉書粉專。圖片來源:小城外 Bar CityNorth臉書粉專。

若翻開小城外的 menu,會訝異每個品項背後都有故事,一杯飲品彷彿一齣戲,處處見牧謙的用心。例如充滿 電影感的「小城外午後雷陣雨」,其實是某個夏日午後大雨,牧謙以義式 濃縮、琴酒、通寧水,以咖啡調酒呈現眼前天空從烏雲密佈、傾盆大雨到放晴的戲劇變化,杯底的柚子醬宛如烏雲邊透出的金色陽光,成就一杯描繪台北夏日午後的創作。

夜間的招牌酒,則是 Eason 從銀座帶回大稻埕的傳承。Eason 的師傅上田和男先生當年以資生堂的標誌山茶花為靈感,將白蘭地與黑醋栗利口酒,加入少許覆盆子果泥與檸檬汁調製, 引起轟動,現在,小城外也點得到。

今年已是小城外第三年,用心、踏實經營,使他們每年都有穩定成長。問起未來,牧謙說原本想在這裡拓展其他品牌,後來覺得可以出去走走。「和在地店家也有點像,很多台灣大企業從這裡發跡,大稻埕是他們的起家厝,但長大遲早要離開家鄉出去闖一闖。 我們雖然小本經營,也覺得可以往外發展看看,現在正籌備二店,希望向外拓展,勇敢闖蕩。」

咖啡寫實、調酒魔幻,兩種技藝在此融會貫通、日夜上演。小城外吧檯即舞台,串起檯內外的人情,以咖啡與酒,從大稻埕出發,繼續訴說他們魔幻寫實、勇敢向前的冒險故事。

(本文內容摘自《大稻埕賣小藝,2019年出版》,由 世代街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麥浩斯執行製作。首圖來源:小城外 Bar CityNorth臉書粉專。如欲購書,請洽 Bookstore 1920s 粉絲專頁。)